至后上方寺酒集

久阴痗昏氛,我行值嘉明。 白日展冬耀,雪霁松林清。 景异赏贵延,朋集杯难停。 入筵午未端,归骑夕巳冥。 衡风振岩廊,铃索抗高鸣。 塔虚响先奔,珠圆光易倾。 超物虑可澹,遗荣累果轻。 久枉证诠理,一悟得所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èi):忧郁,郁闷。
  • 昏氛:昏暗的气氛。
  • 嘉明:美好的晴朗。
  • 冬耀:冬日的阳光。
  • (jì):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 朋集:朋友聚会。
  • 铃索:系有铃铛的绳索,常用于寺庙。
  • 抗高鸣:高声鸣响。
  • 塔虚:塔内空旷。
  • 珠圆:比喻光线圆润明亮。
  • 超物:超越物质世界。
  • 遗荣:抛弃荣华富贵。
  • 累果:积聚的成果。
  • 证诠理:验证和阐述道理。
  • (zhǐ):征兆,迹象。

翻译

长时间的阴郁和昏暗气氛,我出行时恰逢美好的晴朗。冬日的阳光展开,雪停后松林显得格外清新。景色异常美丽,赏心悦目,朋友聚会,酒杯难以停歇。午餐还未开始,归家的骑马已是傍晚。衡风在岩廊中吹拂,铃索高声鸣响。塔内空旷,响声先传出来,光线圆润明亮,易于消散。超越物质世界的忧虑可以淡化,抛弃荣华富贵的负担果然减轻。长时间的交流验证和阐述道理,一次领悟得到了所寻求的征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久阴后的晴朗日子里,与朋友在上方寺聚会的情景。诗中,“白日展冬耀,雪霁松林清”一句,以冬日的阳光和雪后的松林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后文通过“朋集杯难停”等句,表达了朋友们欢聚一堂,畅饮畅谈的愉悦。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超脱物质、抛弃荣华的向往,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和领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