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扫笔成诗

去年得归离江州,七日遂登黄鹤楼。 南风捲江浩呼汹,豗轰欲翻鹦鹉洲。 七泽莽昧不入眼,孤舟屈曲襄河转。 数月巳掷檀家湖,梦飞每到羊公岘。 岘脚山南东道楼,秦川公子醉悲秋。 槛边斑竹古犹活,云石寂寞苍梧愁。 重华驭遥不可叫,白沙黑猿疏树幽。 看图彷佛曾游处,素壁青天汉水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豗轰:形容水声轰鸣。
  • 七泽:指古代楚地的七个湖泊。
  • 莽昧:迷茫不清。
  • 檀家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羊公岘: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重华:指传说中的舜帝,因其名重华。
  • 驭遥:驾驭着遥远的距离,指舜帝已逝,无法召唤。

翻译

去年我得以离开江州,七天后便登上了黄鹤楼。 南风卷起江水,浩浩荡荡,声势浩大,仿佛要翻转鹦鹉洲。 楚地的七个湖泊迷茫不清,难以入眼,孤舟在襄河中曲折前行。 数月间我已抛下檀家湖,梦中却常飞到羊公岘。 岘脚山南的东道楼,秦川的公子在悲秋中醉倒。 栏杆旁的斑竹依然古朴生动,云石间寂寞地映出苍梧的忧愁。 重华(舜帝)驾驭着遥远的距离,无法召唤,白沙上的黑猿在稀疏的树间幽静。 看着这幅画,仿佛又回到了曾经游历的地方,素白的墙壁映着青天,汉水静静流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离开江州后的一系列旅途经历和感受。诗中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远方的向往。诗中的“南风捲江浩呼汹”和“孤舟屈曲襄河转”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艰险与壮阔,而“梦飞每到羊公岘”则透露出诗人对旧地的深情。结尾处的“看图彷佛曾游处,素壁青天汉水流”则以一种超越时空的方式,将诗人的情感与画中的景致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旅途的无限遐想。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