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如弦

直如弦,死道边。相逢且勿諠,敬听古人言。子虽抱良璧,暗投谁为惜。 掇蜂尚见疑,何况不相知。种桑为得衣,种谷为得饱。 结交不得心,不如绝交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直如弦:形容人的品行正直如同拉紧的弓弦。
  • (xuān):喧哗,大声说话。
  • 良璧:珍贵的玉璧,比喻美好的品质或才华。
  • 掇蜂:用手拾取蜜蜂,比喻轻易接受别人的怀疑。
  • 种桑:种植桑树以供养蚕,引申为辛勤劳动。
  • 种谷:种植谷物以求食,表示基本的生活需求。
  • 结交不得心:与人交往没有真诚之心。
  • 绝交:断绝交往关系。

翻译

正直得像拉满的弓弦,却死在了路边。遇到朋友请不要喧哗,仔细听听古人的教诲。即使你怀揣着宝贵的才德,若无人欣赏也会被忽视。连拾起蜜蜂都会被人猜疑,更何况是素未谋面之人。为了穿衣而种桑,为了吃饱而种谷。如果真心不能相交,那么不如早早断绝联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直如弦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正直人格的赞美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人以"良璧"自比,揭示了即使有才华也可能会被埋没的现实,暗示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冷遇。"掇蜂尚见疑"一句,寓言式地批评了人们对于陌生人轻易产生猜忌的心态。同时,诗中提到的种桑、种谷,象征着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最后,诗人主张以真心待人,若无法建立真挚的友谊,还不如果断地结束关系,体现了其对人际关系的清醒认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哲理。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