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亭观潮

· 贝琼
山摧岸坼昼冥冥,动地西风带蜃腥。 沧海倒流吞日月,青天中裂走雷霆。 欲抬白马今无迹,莫信神鱼尚有灵。 一气虚空自升降,乾坤与我亦浮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摧岸坼:山崩岸裂,形容潮水汹涌,声势浩大。坼(chè):裂开。
  • 昼冥冥:白天昏暗,形容天色因潮水而变得昏暗。
  • 蜃腥:海市蜃楼般的腥气,形容海潮带来的气息。
  • 沧海倒流:海水倒灌,形容潮水汹涌。
  • 青天中裂:天空仿佛被撕裂,形容雷声巨大。
  • 雷霆:雷声。
  • 白马:古代传说中用来比喻潮水的白马。
  • 神鱼:传说中的神奇鱼类,与潮水有关。
  • 一气:指宇宙间的元气。
  • 乾坤:天地。

翻译

山崩岸裂,白昼变得昏暗,西风带着海潮的腥气震动大地。 海水仿佛倒流,吞噬了日月,青天似乎从中裂开,雷声滚滚。 想要寻找那传说中象征潮水的白马,如今已无踪迹, 不要轻信那神奇的鱼还有灵性。 宇宙间的元气自行升降,天地与我,都如同浮萍一般飘摇不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浙江亭观潮的壮观景象,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潮水的汹涌澎湃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山摧岸坼”、“沧海倒流”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潮水的巨大力量和声势。后两句则通过寓言和哲理,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和无常。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