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五十三首

相如未得意,偶然遇文君。 何因即同载,万里瀼西行。 妇德固已失,窃赀名亦成。 匪为足素愿,聊以慰羁情。 古礼重亲迎,终始犹难凭。 所以既荣贵,一朝聘茂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
  • 文君:指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妻子,以才貌双全著称。
  • 瀼西:指长江以西的地方,这里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逃亡的地方。
  • 窃赀:指卓文君私自携带家财与司马相如逃亡。
  • 羁情:指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亲迎:古代婚礼中的一项仪式,新郎亲自去新娘家迎娶。
  • :指古代男子向女子家提亲。

翻译

司马相如在未成名时,偶然遇到了卓文君。他们为何能一同远行,前往万里之外的长江以西?卓文君虽然失去了传统的妇德,但她私自带出的家财也使司马相如名声大噪。这并非他们最初的愿望,只是为了在旅途中慰藉彼此的思乡之情。古代婚礼中的亲迎仪式,其最终结果仍然难以预料。因此,当司马相如最终荣华富贵时,他便向卓文君家提亲,娶她为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故事的叙述,反映了作者对古代婚姻礼俗的看法。诗中,作者既赞赏了卓文君的勇气和司马相如的才华,也指出了他们在追求个人幸福时对传统礼教的挑战。最后,作者通过提及司马相如的荣华富贵和向卓文君家提亲的行为,暗示了古代社会对婚姻的重视和对传统礼教的回归。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爱情和婚姻的深刻理解。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