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少林:指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之一。
- 次韵:指依照别人诗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做诗,叫做“次韵”或“步韵”。
- 三十六峰:指嵩山三十六峰,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山峰众多著称。
- 云气通: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相通。
- 林岩霜横:林中的岩石上覆盖着霜,形容寒冷。
- 烟岚:山中的雾气。
- 日破:阳光穿透。
- 重还空:形容雾气被阳光穿透后,又重新聚集,显得空旷。
- 暮转碧:傍晚时分,山色转为深绿。
- 一树不落秋能红:指某一棵树的叶子在秋天不落,依然保持红色。
- 钟声出杳霭:钟声从深远的雾气中传出。
- 马仆功:指马匹和仆人的功劳,这里可能指旅途中的辛苦。
翻译
嵩山三十六峰云雾缭绕,不知哪座峰在寺西,哪座在东。 林中岩石覆盖着霜,即使远处也显得宁静,阳光穿透山间的雾气,雾气散去又聚,显得空旷。 经历了一天的行走,山色在傍晚转为深绿,只有一棵树的叶子在秋天依然红艳不落。 渐渐听到钟声从深远的雾气中传来,找到了路,但谁又会怜惜马匹和仆人的辛苦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少林寺周围的秋日景色,通过云雾、霜冻、阳光和山色的变化,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深远。诗中“一树不落秋能红”一句,巧妙地以一树之红,映衬出秋天的多彩与生命的顽强。结尾的钟声和旅途的辛苦,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旅途艰辛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