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湖渔棹为张道尊赋

见一丈夫钓,临渊羡有馀。 还应佐天网,岂待饵凡鱼。 斗柄日在手,湖光尝满裾。 仍期汛河汉,不羡武陵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沥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湖泊。
  • 渔棹:渔船。
  • 道尊:对道士的尊称。
  • 临渊羡有馀:站在水边羡慕水中的鱼,形容渴望得到某种东西。
  • 斗柄:北斗七星中五至七三颗星,形似古代舀酒的斗柄,故称。
  • 河汉:银河。
  • 武陵渔: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喻指隐居或理想中的生活。

翻译

看到一位道士在湖边垂钓,我站在水边,羡慕他那悠闲自得的生活。他似乎不仅仅是在钓鱼,而是在辅助天网,无需用饵料来吸引普通的鱼儿。他手持北斗七星的斗柄,湖光山色常伴其左右。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像他一样,在银河中泛舟,而不羡慕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渔夫。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位道士在湖边垂钓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临渊羡有馀”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的羡慕,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后文通过“斗柄日在手,湖光尝满裾”的描绘,进一步以天象和湖光来象征道士的超凡脱俗。结尾的“不羡武陵渔”则表明诗人追求的是更高远的精神境界,而非世俗的隐逸。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 7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