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儗古九首其一
雨馀朝气清,登高览八荒。
安得如季路,去升夫子堂。
一一寻坠绪,吾意亦茫茫。
道妙不可得,空游文翰场。
光阴坐将老,倏忽在北邙。
古来歌舞地,禾黍互低昂。
未必雍门周,鼓琴得其方。
能令孟尝君,慷慨为悲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儗(nǐ):模拟,模仿。
- 八荒:指极远的地方。
- 季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
- 坠绪:指失传的学说或技艺。
- 文翰场:指文学领域。
- 倏忽:迅速,突然。
- 北邙: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古代贵族多葬于此。
- 禾黍:指庄稼。
- 互低昂:高低起伏,形容庄稼生长茂盛。
- 雍门周:战国时期的琴师,传说他的琴声能感动人心。
- 孟尝君: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以好客著称。
翻译
雨后清晨的空气清新,我登上高处眺望远方。 真希望能像季路那样,去到孔子的学堂。 一一寻找那些失传的学问,我的心中也感到迷茫。 道的奥妙难以捉摸,我只是空在文学领域游荡。 时光匆匆,我已渐渐老去,转瞬间就会长眠在北邙山。 自古以来的歌舞之地,如今庄稼高低起伏地生长。 未必能像雍门周那样,弹琴找到正确的方法。 但愿能让孟尝君,因我的琴声而慷慨悲伤。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问追求的迷茫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雨馀朝气清,登高览八荒”描绘了雨后清晨的清新景象,为后文的抒情铺垫了基调。诗人向往能像季路一样,亲聆孔子的教诲,但面对失传的学问和道的深奥,感到迷茫和无奈。最后,诗人以琴声为媒介,寄托了对孟尝君慷慨悲伤的期望,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抒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