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饮王子之第

岧峣玉殿逐秋开,迤逦金风触酒回。 宾客百年梁氏苑,河山双鬓李仙杯。 露凋梧叶浮龙井,月引箫声出凤台。 莫羡同舟流逆调,须知雅乐是真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岧峣(tiáo yáo):高耸的样子。
  •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 金风:秋风。
  • 梁氏苑:指梁朝的苑囿,这里泛指宾客聚集的场所。
  • 双鬓:两边的鬓发,常用来形容人的年龄或状态。
  • 李仙杯:可能指李白的酒杯,这里用来象征诗酒风流。
  • 龙井:指井水,这里用来形容露水滴落的景象。
  • 凤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箫声的悠扬。
  • 逆调:不合时宜的曲调。
  • 雅乐:古代宫廷音乐,这里指真正的才华。

翻译

高耸的玉殿在秋日中敞开,曲折的秋风轻轻触动着酒杯,使其回旋。 在这百年历史的梁氏苑中,宾客们聚集,河山间,双鬓斑白,仿佛李白的酒杯中流转着诗意。 露水凋零了梧桐叶,漂浮在龙井之上,月光引导着箫声,从凤台飘出。 不要羡慕同舟共济的人唱着不合时宜的曲调,要知道真正的才华体现在雅乐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在王子府邸饮酒作乐的情景,通过“岧峣玉殿”、“迤逦金风”等意象展现了秋日的壮丽与宁静。诗中“宾客百年梁氏苑,河山双鬓李仙杯”一句,既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也体现了对诗酒生活的向往。结尾的“莫羡同舟流逆调,须知雅乐是真才”则是对真正才华的肯定,强调了内在修养与文化底蕴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才华的赞美。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