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饮酒诗二十首其一

力田不自给,聊以干禄仕。 轲书有成训,为贫非枉已。 乃知乡里儿,折腰良可耻。 因之抽吾簪,浩然返田里。 况今历年岁,但以甲子纪。 乘流固将行,遇坎还宜止。 诗酒幸有托,此外复何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力田:努力耕田。
  • 干禄仕:求取官职。
  • 轲书:指孟子的书。
  • 成训:明确的教导。
  • 为贫:因为贫穷。
  • 非枉已:并非违背自己的原则。
  • 乡里儿:同乡的人。
  • 折腰:弯腰行礼,比喻屈服或卑躬屈膝。
  • 抽吾簪:拔掉头上的簪子,比喻辞官归隐。
  • 浩然:形容心胸开阔,意志坚定。
  • 甲子纪:以甲子为纪年方式,这里指年代久远。
  • 乘流:顺着水流,比喻顺应时势。
  • 遇坎:遇到障碍,比喻遇到困难。
  • 幸有托:幸运地有所寄托。
  • :依赖,依靠。

翻译

努力耕田却不能自给自足,只能通过求取官职来谋生。孟子的书中有着明确的教导,因为贫穷而求官并非违背自己的原则。然而,看到同乡的人卑躬屈膝,实在感到羞耻。因此,我决定辞官归隐,心胸开阔地返回田园。如今已经历多年,只以甲子来纪年。顺应时势固然要前行,遇到困难也应当停止。幸运的是,我有诗酒作为寄托,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力田不自给”一句,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的不满。通过对比“乡里儿”的卑躬屈膝和自己的“抽吾簪”,诗人展现了自己的高洁品格和坚定意志。最后,诗人以诗酒自娱,表达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怀。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