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因不愿继承君位而逃亡,后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
-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亲属关系。
- 辞国:离开自己的国家。
- 周粟:周朝的粮食,这里指周朝的俸禄或供养。
- 采薇:《诗经》中的一篇,讲述了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而食,拒绝接受周朝的供养。
翻译
父亲的天命和兄弟间的亲情,我无法违背, 兄弟俩一同离开国家,这样的事世间罕见。 我们能保持大义,不食周朝的粮食,感到惭愧, 万古以来,我们的清高风范,如同采薇一般被人们所敬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忠于大义、坚守原则的崇高敬意。诗中“父命天伦不忍违”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尊重,“弟兄辞国世应稀”则突出了他们的非凡选择。后两句“能存大义惭周粟,万古清风重采薇”不仅赞美了他们的清高,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推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对传统忠义精神的一种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