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吟

古礼重亲迎,必从父母命。 是以夫妇间,所贵惟其正。 生男愿有室,生女愿有家。 苟能待媒妁,好合宁有涯。 妇虽由正道,夫犹未可保。 谁谓私相从,一心可偕老。 嗟哉卓文君,相如岂负心。 妇道既有亏,何用白头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亲迎:古代婚礼中的一种仪式,新郎亲自前往新娘家迎接新娘。
  • 媒妁(méi shuò):媒人,古代婚姻介绍人。
  • 好合:美好的婚姻。
  • 私相从:私自决定,不经过正式的婚姻程序。
  • 嗟哉:感叹词,表示惋惜或哀叹。
  • 卓文君:西汉时期著名才女,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 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
  • 负心:背叛爱情或婚姻的承诺。
  • 妇道:妇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翻译

古代的礼仪重视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必须遵从父母的命令。 因此,夫妻之间,最珍贵的是正直和正当。 生了男孩希望他有妻子,生了女孩希望她有丈夫。 如果能通过媒人的介绍,美好的婚姻难道没有尽头吗? 即使妇女通过正当的方式结婚,丈夫的行为仍然不能保证。 谁说私自决定的婚姻,一心一意就能白头偕老? 唉,可怜的卓文君,司马相如难道背叛了心吗? 如果妇女的道德有所缺失,又何必吟唱《白头吟》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婚姻礼仪的回顾,强调了婚姻的正当性和夫妻间的正直。诗中提到,即使是通过正当途径结婚,也不能完全保证丈夫的行为,暗示了婚姻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通过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妇女道德的重视,认为如果妇女在道德上有所缺失,即使吟唱《白头吟》也于事无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婚姻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