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远山愁黛碧,横波慢脸明,腻香红玉茜罗轻。深院晚堂人静,理银筝。 鬓动行云影,裙遮点屐声,娇羞爱问曲中名。杨柳杏花时节,几多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远山愁黛碧:形容女子的眉毛像远山一样,带着忧愁的碧色。
  • 横波慢脸明:横波指眼睛,慢脸形容脸庞慢慢显露,明亮动人。
  • 腻香红玉:形容女子肌肤细腻如红玉,散发着香气。
  • 茜罗轻:茜罗是一种红色的丝织品,轻指其质地轻盈。
  • 理银筝:银筝是一种古代的弦乐器,理指弹奏。
  • 鬓动行云影:形容女子的鬓发飘动,如同行云的影子。
  • 裙遮点屐声:点屐指女子行走时木屐的声音,裙遮指裙子遮住了声音。
  • 曲中名:曲中的名字,指歌曲中的主题或情感。
  • 杨柳杏花时节:指春天,杨柳和杏花盛开的季节。

翻译

她的眉毛像远山一样,带着忧愁的碧色,眼睛慢慢显露,脸庞明亮动人。她肌肤细腻如红玉,散发着香气,穿着轻盈的红色丝织品。在深院的晚堂里,四周人静,她独自弹奏着银筝。 她的鬓发飘动,如同行云的影子,裙子遮住了她行走时木屐的声音。她娇羞地询问曲中的情感。在杨柳和杏花盛开的春天,她心中充满了多少柔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春夜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外貌和内心世界。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远山愁黛碧”、“横波慢脸明”等,有效地传达了女子的美丽和情感。同时,通过“理银筝”、“娇羞爱问曲中名”等细节,展现了女子的才艺和内心的柔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毛熙震

五代时人。仕后蜀。孟昶广政时官秘书。通书画。工词,《花间集》收其作。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