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月

· 元稹
落月沈馀影,阴渠流暗光。 蚊声霭窗户,萤火绕屋梁。 飞幌翠云薄,新荷清露香。 不吟复不寐,竟夕池水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馀影:沉没的余影。沈(chén),同“沉”。
  • 阴渠:暗沟。
  • :密集。
  • 飞幌:飘动的窗帘。
  • 翠云:形容窗帘上的图案。
  • 新荷:新长出的荷叶。
  • 竟夕:整夜。

翻译

落月沉没,留下淡淡的余影,暗沟中流淌着微弱的光芒。 蚊子的声音密集地响在窗户上,萤火虫的光点围绕着屋梁飞舞。 飘动的窗帘上图案如翠云般轻薄,新长出的荷叶带着清晨的露水,散发着清香。 我不吟诗也不入眠,整夜都坐在池水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景象。元稹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落月、暗光、蚊声、萤火等自然元素,构建出一幅夜晚的静态画面。诗中的“不吟复不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而“竟夕池水傍”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元稹对自然景色的敏感把握和深沉的情感体验。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