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腰

· 元稹
裙裾旋旋手迢迢,不趁音声自趁娇。 未必诸郎知曲误,一时偷眼为回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裙裾(jū):裙子的边缘。
  • 旋旋:快速旋转的样子。
  • 迢迢(tiáo tiáo):远,这里形容手势的远距离动作。
  • 不趁:不按照。
  • 音声:音乐的节奏。
  • 自趁娇:自然地显得娇媚。
  • 诸郎:指在场的其他男子。
  • 曲误:音乐或舞蹈中的错误。
  • 偷眼:偷偷地看。
  • 回腰:舞蹈中腰部的转动。

翻译

裙子的边缘随着舞步快速旋转,手势远远地伸展,不按照音乐的节奏,自然地显得娇媚。 未必所有的男子都能察觉到音乐或舞蹈中的小错误,但一时间都偷偷地看向那回旋的腰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舞者在舞蹈中的风采,通过“裙裾旋旋”和“手迢迢”生动地展现了舞者的动态美。诗中“不趁音声自趁娇”一句,既表现了舞者对音乐节奏的自由驾驭,也突出了她的娇媚与自信。末句“一时偷眼为回腰”则巧妙地揭示了观众对舞者优美舞姿的欣赏,尤其是对那回旋腰肢的特别关注,增添了诗意的生动与趣味。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