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四首

· 王勃
霜华净天末,雾色笼江际。 客子常畏人,何为久留滞。
拼音

译文

天边霜华洗净,白茫茫一片;云雾笼罩着江面,迷迷蒙蒙。 长期漂泊在外的羁客心理怯弱,常常责问自己:为什么要长久地滞留在外?

注释

天末:天边。 “客子常畏人,何为久留滞”句:出自曹丕《杂诗》:“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復陈,客子常畏人。”

这是《别人》组诗的第四首。这组小诗是诗人在客游巴蜀後期,记叙他与友人分别,抒發了诗人心头不断增浓的思乡怀亲之情。基调低沉,充满悲凉气氛,但较有深度,是作者心底感情的自然流露。

赏析

这首诗又与前三首不同,诗人别出心裁地从“羁”字写起。羁客极目远眺,天边白茫茫,江上雾蒙蒙,魂牵梦绕的故乡在千里之外,由于长久漂泊在外,羁客变得越来越怯弱,害怕别人提起家乡、提起亲人,不禁问自己为什么不早回家。 这四句小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孤独羁客真实而又矛盾的心理,与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两首诗都真切而细致地表达出羁客浓郁的思乡之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末:天的尽头。
  • 客子:旅居在外的人。
  • 留滞:停留,羁留。

翻译

秋霜让天空的尽头明净澄澈,雾气笼罩着江边。旅居在外的人常常畏惧他人,为什么长久地停留在这里呢。

赏析

这首诗短短四句,营造出一种清寂的氛围。前两句通过“霜华”“雾色”的描写,展现出天地间朦胧而纯净的景象。后两句则体现出客居之人的心态和处境,他们对他人有所畏惧,又似乎有着难言之隐而长久滞留。整体给人以孤寂、迷茫又带有一丝无奈的感觉,抒发了诗人心中复杂的情愫。

王勃

王勃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