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获风痹之疾题寄所怀
病夫将已矣,无可答君恩。
衾枕同羁客,图书委外孙。
久来从吏道,常欲奉空门。
疾走机先息,攲行力渐烦。
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
鸟宿还依伴,蓬飘莫问根。
寓形齐指马,观境制心猿。
唯借南荣地,清晨暂负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痹(bì):中医学名词,指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
- 病夫:指生病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已矣:完了,终结。
- 衾枕:被子和枕头,泛指卧具。
- 羁客:旅人,旅客。
- 图书:书籍。
- 外孙:女儿的儿子。
- 吏道:做官的道路,指官场生涯。
- 奉空门:指信奉佛教,空门即佛教。
- 疾走:快跑。
- 机先息:指行动前先休息,机指行动。
- 攲行(qī xíng):斜行,歪斜地行走。
- 却老:指抗衰老。
- 游魂:指精神恍惚,魂不守舍的状态。
- 蓬飘:比喻漂泊不定。
- 寓形:寄托形体。
- 齐指马:比喻心无旁骛,专注于一物。
- 观境制心猿:指通过观察外境来控制内心的浮躁,心猿比喻心神不定。
- 南荣:指南面的屋檐,这里指朝南的房屋。
- 负喧:指避开喧嚣。
翻译
我这病弱之躯恐怕已到尽头,无法再报答君王的恩情。 与旅人共用衾枕,将书籍托付给外孙。 长久以来随从官场生涯,常想皈依佛门。 行动前先休息,斜行时已感力不从心。 无医能抗衰老,心神不定如游魂。 鸟儿归巢尚有伴,我漂泊不定无需问根由。 寄托形体于专注,通过观察外境来控制内心的浮躁。 只借这朝南的屋檐下,清晨暂时避开喧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因病而感到生命将尽的无奈与哀愁,以及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佛教的向往。诗中,“衾枕同羁客,图书委外孙”描绘了作者孤独无助的生活状态,“疾走机先息,攲行力渐烦”则生动地表现了病痛对行动的限制。末句“唯借南荣地,清晨暂负喧”透露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晚年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