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郎
秘殿掖垣西,书楼苑树齐。
秋烟凝缥帙,晓色上璇题。
门接承明近,池连太液低。
疏钟文马驻,繁叶綵禽栖。
职美纶江綍,荣深组及圭。
九霄偏眷顾,三事早提携。
对案临青玉,窥书捧紫泥。
始欢新遇重,还惜旧游暌。
左宦登吴岫,分家渡越溪。
赋中频叹鵩,卜处几听鸡。
望阙应多恋,临津不用迷。
柏梁思和曲,朝夕候金闺。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秘殿:指宫中的秘阁,即藏书之处。
- 掖垣:宫墙。
- 缥帙(piǎo zhì):淡青色的书衣,也指书卷。
- 璇题:美玉装饰的椽头,这里指华美的建筑。
- 承明:汉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宫殿。
- 太液:汉代池名,这里指宫中的池塘。
- 疏钟:稀疏的钟声。
- 文马:装饰华美的马。
- 綵禽:彩色的鸟。
- 纶江綍(lún jiāng fú):指皇帝的诏令。
- 组及圭:指官服和玉器,代表官职。
-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比喻皇帝的恩宠。
- 三事:指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职。
- 青玉:指案几,用青玉制成。
- 紫泥:指用紫泥封的诏书。
- 旧游暌(kuí):旧时的游伴分离。
- 吴岫(xiù):吴地的山。
- 越溪:越地的溪流。
- 鵩(fú):一种鸟,这里可能指赋中的比喻。
- 柏梁:汉代宫殿名,这里指宫廷。
- 金闺:指宫中的闺阁。
翻译
在宫墙西侧的秘殿,书楼与苑中的树木齐高。秋日的烟雾轻轻凝结在淡青色的书卷上,晨光初照,美玉装饰的椽头闪耀着光辉。门前接近承明宫,池塘连着太液池,低矮而宽广。稀疏的钟声中,装饰华美的马停驻,繁茂的树叶间,彩色的鸟儿栖息。职责美好,如同皇帝的诏令,荣耀深重,如同官服和玉器。在九霄之上,皇帝特别眷顾,三公之位,早早提携。面对青玉制成的案几,捧着用紫泥封的诏书。开始欢喜新的相遇,又惋惜旧时的游伴分离。左迁官职,登上吴地的山,分家之后,渡过越地的溪流。赋中频频叹息,卜辞中几次听到鸡鸣。望向宫阙,应有许多留恋,临到渡口,不必迷茫。在柏梁宫中,思念和曲,朝夕之间,等候在金闺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景象,通过对秘殿、书楼、苑树等具体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秋日宫廷的宁静与庄严。诗中“秋烟凝缥帙,晓色上璇题”等句,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官职变迁的感慨和对旧日游伴的怀念,表达了一种既满足于现状又怀旧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宫廷诗的典型风格。
包佶
唐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字幼正。包融子。玄宗天宝六年进士。累官至秘书监。与韩洄、元琇、李衡等皆出于刘晏门下。德宗贞元以后,相继掌天下财利。历汴东两税使,诸道盐铁等使,迁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工诗。与兄包何齐名,时称二包,又与父、兄号三包。有诗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