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

· 元稹
平地才应一顷馀,阁栏都大似巢居。 入衙官吏声疑鸟,下峡舟船腹似鱼。 市井无钱论尺丈,田畴付火罢耘锄。 此中愁杀须甘分,惟惜平生旧著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答谢。
  • 乐天:白居易的字。
  • 微之:元稹的字。
  • 通州:地名,今四川省达州市。
  • 平地:指土地面积。
  • 一顷:古代面积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
  • :多。
  • 阁栏:指简陋的房屋。
  • 巢居:像鸟巢一样的住所,形容简陋。
  • 入衙:进入官府。
  • 官吏:官员和差役。
  • 声疑鸟:形容声音杂乱,像鸟叫一样。
  • 下峡:指乘船下三峡。
  • 舟船:船只。
  • 腹似鱼:形容船只拥挤,人像鱼一样挤在船舱里。
  • 市井:市集,市场。
  • 田畴:田地。
  • 付火:被火烧毁。
  • 罢耘锄:停止耕作。
  • 愁杀:极为忧愁。
  • 甘分:甘愿承受。
  • 平生:一生。
  • 旧著书:以前写的书。

翻译

这片土地不过一顷多一点,房屋简陋得像鸟巢一样。 官府里官员的声音杂乱得像鸟叫,乘船下三峡时,船舱里拥挤得像鱼群。 市场上的交易连钱都用不上,只能用尺丈来衡量,田地被火烧毁,耕作也停止了。 这里的忧愁让人难以承受,但我仍然珍惜一生中所写的书籍。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对白居易的答谢之作,通过描述通州的环境和生活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当地艰苦生活的感受。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阁栏都大似巢居”和“下峡舟船腹似鱼”,形象地描绘了当地的贫穷和拥挤。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珍惜自己的著作。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元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