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孟明还上都

· 皎然
江皋北风至,归客独伤魂。 楚水逢乡雁,平陵忆故园。 征骖嘶别馆,落日隐寒原。 应及秦川望,春华满国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皋(gāo):江边的高地。
  • 归客:指卢孟明,即诗中的主人公,即将返回都城的人。
  • 楚水:指楚地的河流,这里泛指南方水域。
  • 乡雁:指大雁,因其常在春秋两季迁徙,常被用来象征远行或归乡。
  • 平陵: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附近,这里指卢孟明的故乡。
  • 征骖(chān):指远行的马车。
  • 别馆:指旅途中暂住的馆舍。
  • 寒原:寒冷的原野。
  • 秦川:指陕西一带,古称秦地,这里泛指北方。
  • 春华:春天的花朵,这里比喻春天的美好景象。
  • 国门:指都城的城门。

翻译

江边的高地上北风呼啸,归乡的旅客独自伤感。 在楚地的河流边遇见了南飞的大雁,回忆起平陵的故园。 远行的马车在别馆旁嘶鸣,夕阳隐没在寒冷的原野中。 应该很快就能望见秦川的景色,春天的花朵将盛开在国门之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归乡旅客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诗中,“江皋北风至”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寒冷,也暗示了归客内心的凄凉。“楚水逢乡雁”与“平陵忆故园”两句,通过对乡雁和故园的回忆,表达了归客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后两句“征骖嘶别馆,落日隐寒原”则进一步以征骖的嘶鸣和落日的隐没,加深了旅途的孤寂与凄凉。最后,“应及秦川望,春华满国门”预示了归途的希望与春天的美好,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归乡旅途的深情描绘。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