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架

· 元稹
五色阶前架,一张笼上被。 殷红稠叠花,半绿鲜明地。 风蔓罗裙带,露英莲脸泪。 多逢走马郎,可惜帘边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蔷薇:一种植物,花朵多为红色或粉色,有刺。
  • 五色:指多种颜色。
  • 阶前:台阶前面。
  • 殷红:深红色。
  • 稠叠:密集重叠。
  • 风蔓:风吹动蔓延的枝叶。
  • 罗裙带:比喻蔷薇的枝条像女子的裙带。
  • 露英:露水滴在花朵上。
  • 莲脸泪:比喻露珠像莲花上的泪珠。
  • 走马郎:骑马的男子,这里指过路的行人。
  • 帘边思:帘子旁边的人在思念。

翻译

五彩缤纷的蔷薇花架,就像一张笼子上的被子。 深红色的花朵密集重叠,绿色的叶子半遮半露,鲜明夺目。 风吹动着蔓延的枝条,就像女子的裙带飘扬,露水滴在花朵上,宛如莲花上的泪珠。 常常有骑马的行人路过,可惜帘子旁边的人却在思念。

赏析

这首作品以蔷薇花架为背景,通过色彩和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蔷薇的美丽和生机。诗中“殷红稠叠花,半绿鲜明地”一句,既描绘了蔷薇花的艳丽,又通过色彩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和拟人,赋予了蔷薇以情感和生命,使其显得更加动人。结尾的“多逢走马郎,可惜帘边思”则巧妙地引入了人的情感,与蔷薇的美景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