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泊汉阳渡

落月临古渡,武昌城未开。 残灯明市井,晓色辨楼台。 云自苍梧去,水从嶓冢来。 芳洲号鹦鹉,用记祢生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ó):停船靠岸。
  • 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 市井:古代指城市中的商业区。
  • 苍梧:古代地名,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一带。
  • 嶓冢(bō zhǒng):古代山名,在今陕西省境内。
  • 芳洲:指江中的小岛,花草繁茂之地。
  • 祢生:指东汉末年的文学家祢衡,因在鹦鹉洲上作《鹦鹉赋》而得名。

翻译

月亮落下,照亮了古老的渡口,武昌城还未完全醒来。 残余的灯光照亮了市井,黎明的曙光中可以辨认出楼台的轮廓。 云朵似乎从苍梧飘来,水流则从嶓冢山脉涌出。 江中的芳洲被称为鹦鹉洲,这里记载着祢衡的才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泊船汉阳渡口的景象,通过落月、残灯、晓色等元素,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中提到的“云自苍梧去,水从嶓冢来”运用了对仗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结尾提及的“芳洲号鹦鹉,用记祢生才”则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七年后(公元902年)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时值梁代,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 ► 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