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惊蛰(jīng zhé):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开始,此时春雷开始震动,蛰伏的昆虫被惊醒。
- 韶光:美好的春光。
- 蜀锦:四川产的彩色织锦,这里比喻盛开的桃花。
- 鹰老:指鹰在春天变得不活跃,比喻春天的到来。
- 春鸠:春天的斑鸠,这里指春天的鸟类。
- 萌芽㸦矩修:萌芽指植物开始发芽,㸦(hù)矩修指植物生长的样子。
- 生事:指农事活动。
- 田畴(tián chóu):田地。
翻译
春天的气息在惊蛰时节初现,美丽的春光遍布大地。 桃花如蜀锦般绚烂开放,鹰变得不活跃,而春鸠开始活跃。 时节急迫地催促着,植物开始发芽,生长得整齐有序。 人们忙于农事,耕种遍布田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惊蛰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农事活动。诗中,“阳气初惊蛰”一句,既表达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也体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生机。桃花、鹰和春鸠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多彩和活力。后两句则转向人间,描述了人们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忙碌的耕种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