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诗巴蛇三首其一

· 元稹
千山溪沸石,六月火烧云。 自顾生无类,那堪毒有群。 搏牛皮若截,噬马血成文。 蹄角尚如此,肌肤安可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虫豸(chóng zhì):虫子,昆虫的泛称。
  • 千山溪沸石:形容山中溪水撞击石头,发出沸腾般的声音。
  • 火烧云:形容云彩如火烧般红艳。
  • 自顾:自己考虑,自己顾及。
  • 无类:没有同类,指自己与众不同。
  • 毒有群:有毒的群体,指周围环境险恶。
  • 搏牛皮若截:形容力量之大,能撕裂牛皮。
  • 噬马血成文:咬马时,马血飞溅,形成图案。
  • 蹄角:指动物的蹄和角,这里比喻力量。
  • 肌肤安可云:肌肤怎能承受,意指人无法承受这种力量。

翻译

千山之中,溪水撞击石头,发出沸腾般的声音;六月的天空中,云彩红艳如火烧。我自知与众不同,怎能忍受周围这群有毒的生物。我的力量足以撕裂牛皮,咬马时,马血飞溅成图案。连蹄角都如此强大,人的肌肤又怎能承受这种力量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动物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自身与众不同、力量强大的自傲,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险恶和无法承受的力量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千山溪沸石”、“火烧云”、“搏牛皮若截”、“噬马血成文”,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动物的凶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