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别卢头陀

· 元稹
醉迷狂象别吾师,梦觉观空始自悲。 尽日笙歌人散后,满江风雨独醒时。 心超几地行无处,云到何天住有期。 顿见佛光身上出,已蒙衣内缀摩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狂象:比喻心神不定,如狂象无羁。
  • 梦觉:从梦中醒来。
  • 观空:佛教术语,指观察一切事物都是空无的。
  • 笙歌:指音乐和歌唱。
  • 心超几地:心超越了几个境界,指心境的提升。
  • 摩尼:佛教中的宝珠,象征智慧和清净。

翻译

醉酒中我像狂象一样迷失,离别了我的导师,醒来后感到一切皆空,开始自悲。整天笙歌散去后,满江风雨中只有我独自清醒。我的心超越了几个境界,无处可寻,云到了哪个天际,停留有期。突然间,佛光从我身上发出,我已经得到了衣内的摩尼宝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醉酒后对佛教教义的深刻体悟。诗中,“醉迷狂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而“梦觉观空”则是对佛教“空”观的领悟。后两句通过对“笙歌人散”和“满江风雨”的描写,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孤独中的清醒与超脱。最后两句“顿见佛光身上出,已蒙衣内缀摩尼”则是诗人对佛教智慧的领悟和内心的净化,显示了诗人精神境界的提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精神追求。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