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东川惭问囚

· 元稹
司马子微坛上头,与君深结白云俦。 尚平村落拟连买,王屋山泉为别游。 各待陆浑求一尉,共资三径便同休。 那知今日蜀门路,带月夜行缘问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司马子微:即司马承祯,唐代著名道士。
  • 白云俦: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尚平村落:尚平,即尚子平,东汉隐士,此指隐居之地。
  • 王屋山:山名,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
  • 陆浑:古县名,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
  • 一尉:指县尉,古代官职名。
  • 三径:指隐士的居所,典出《三辅决录》。
  • 蜀门路:指通往蜀地的道路。
  • 问囚:指审讯囚犯,此指因公出差。

翻译

在司马承祯的道坛之上,我与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同高洁的白云之伴。我们曾计划在尚平的村落中连片购买土地,共同隐居;也打算在王屋山的清泉旁,作为别样的游历。各自等待着在陆浑谋得一个县尉的职位,共同实现隐居的梦想,一同休憩。谁知今日我却在通往蜀地的路上,带着月光夜行,只因公务需要审讯囚犯。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元稹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中,“司马子微坛上头,与君深结白云俦”描绘了与友人高洁的友情和共同的志向。后句中的“尚平村落”、“王屋山泉”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理想的隐居图景。然而,“那知今日蜀门路,带月夜行缘问囚”却突显了现实的残酷,诗人不得不因公务而奔波,与理想中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