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东川江楼月

· 元稹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 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 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 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嘉陵江: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流经四川东部。
  • 驿楼: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 三五: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即月圆之时。
  • 帝乡:指京城,这里指长安。
  • 杏园:唐代新科进士赐宴之地,位于长安城东南,曲江池畔。

翻译

在嘉陵江畔的驿楼中,江水在楼前流淌,月亮高悬在空中。 月光洒满了床铺,也洒满了地面,江水的声音像鼓声又像风声。 我确实知道无论远近,今天都是十五月圆之夜, 但我担心阴晴变化,月亮的光辉会有所不同。 如果京城的天空依然保持着这份洁白, 那么有多少人会悄悄地靠近杏园的东边,欣赏这美景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嘉陵江畔驿楼中观赏月色的情景。诗中,“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生动地表现了月光和江声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壮阔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远近的月色和阴晴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京城月色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