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庙

· 元稹
巢由昔避世,尧舜不得臣。 伊吕虽急病,汤武乃可君。 四贤胡为者,千载名氛氲。 显晦有遗迹,前后疑不伦。 秦政虐天下,黩武穷生民。 诸侯战必死,壮士眉亦颦。 张良韩孺子,椎碎属车轮。 遂令英雄意,日夜思报秦。 先生相将去,不复婴世尘。 云卷在孤岫,龙潜为小鳞。 秦王转无道,谏者鼎镬亲。 茅焦脱衣谏,先生无一言。 赵高杀二世,先生如不闻。 刘项取天下,先生游白云。 海内八年战,先生全一身。 汉业日已定,先生名亦振。 不得为济世,宜哉为隐沦。 如何一朝起,屈作储贰宾。 安存孝惠帝,摧悴戚夫人。 舍大以谋细,虬盘而蠖伸。 惠帝竟不嗣,吕氏祸有因。 虽怀安刘志,未若周与陈。 皆落子房术,先生道何屯。 出处贵明白,故吾今有云。
拼音

注释

「巢由昔避世,尧舜不得臣」句:巢由,巢父、许由之并称,传说为唐尧时隐士。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 「伊吕虽急病,汤武乃可君」句:伊吕,伊尹、吕尚之并称。伊尹名挚,又名阿衡,说商汤以王道,被委以国政,佐汤为相。事详《史记·殷本纪》;吕尚,本姓姜,封于吕。尚穷困年老,遇西伯(周文王)于渭阳,后辅佐周武王灭殷。事详《史记·齐太公世家》。虽,通「惟」,独。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惟,独也。亦作虽。」 秦政:即秦始皇。秦始皇姓嬴名政,故称秦政。 颦:通「颦」,皱眉头,表示忧愁或郁闷。《正字通·口部》:「颦,眉蹙也。」 张良: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其先祖五世相韩,秦灭韩,良结交刺客,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未遂。后更姓名,亡匿下邳,得黄石公兵法,辅佐刘邦建立西汉政权,被封为留侯。事详《史记·留侯世家》。 孺子:古代称天子、诸侯、世卿之继承人。参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孺子》。 属车:帝王出行时之侍从车。秦汉以来,皇帝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属车三十六乘,分左中右三列行进。宋·高承《事物纪原·舆驾羽卫·属车》:「周末诸侯有贰车九乘,贰车即属车也,亦周制所有。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八十一乘。」 龙潜:《易·乾》:「潜龙勿用。」唐·孔颖达疏:「潜者,隐伏之名;龙者,变化之物……圣人作法言,于此潜龙之时,小人道盛,圣人虽有龙德,于此唯宜潜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比喻圣人未遭其时或贤才未蒙知遇。 小鳞:小鱼。 王:蜀本、杨本、胡本、类苑作「皇」。 鼎镬亲:受鼎镬之刑。鼎镬,古代之酷刑,即用烹饪器具鼎镬烹人。 「茅焦脱衣谏」句:齐人茅焦冒死谏秦始皇,谓其迁母不孝,谏后即脱衣就刑。秦始皇纳其谏,尊为上卿。西汉·刘向《说苑·卷九·正谏》:「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毐,封以为长信侯,为生两子,毐专国事,浸益骄奢,与侍中左右贵臣俱博饮,酒醉争言而鬥,:『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所与鬥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大怒,毐惧诛,因作乱,战咸阳宫。毐败,始皇乃取毐四肢车裂之,取其两弟囊扑杀之,取皇太后迁之于萯阳宫,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从蒺藜其脊肉,幹四肢而积之阙下,谏而死者二十七人矣。齐客茅焦乃往上谒曰:『齐客茅焦愿上谏皇帝。』皇帝使使者出问客,得无以太后事谏也,茅焦曰『然』,使者还白曰:『果以太后事谏。』皇帝曰:『走往告之,若不见阙下积死人邪?』使者问茅焦,茅焦曰:『臣闻之天有二十八宿,今死者已有二十七人矣,臣所以来者,欲满其数耳,臣非畏死人也。』走入白之,茅焦邑子,同食者尽负其衣物行亡,使者入白之,皇帝大怒曰:『是子故来犯吾禁,趣炊镬汤煮之,是安得积阙下乎!』趣召之入,皇帝按剑而坐,口正沫出,使者召之入,茅焦不肯疾行,足趣相过耳,使者趣之,茅焦曰:『臣至前则死矣,君独不能忍吾须臾乎?』使者极哀之,茅焦至前再拜谒起,称曰:『臣闻之,夫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讳死者不可以得生,讳亡者不可以得存。死生存亡,圣主所欲急闻也,不审陛下欲闻之不?』皇帝曰:『何谓也?』茅焦对曰:『陛下有狂悖之行,陛下不自知邪!』皇帝曰:『何等也?愿闻之。』茅焦对曰:『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妬之心;囊扑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萯阳宫,有不孝之行;从蒺藜于谏士,有桀纣之治。今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嚮秦者,臣窃恐秦亡为陛下危之,所言已毕,乞行就质。』乃解衣伏质。皇帝下殿,左手接之,右手麾左右曰:『赦之,先生就衣,今愿受事。』乃立焦为仲父,爵之上卿;皇帝立驾,千乘万骑,空左方自行迎太后萯阳宫,归于咸阳;太后大喜,乃大置酒待茅焦,及饮,太后曰:『抗枉令直,使败更成,安秦之社稷;使妾母子复得相会者,尽茅君之力也。』」 「赵高杀二世」句:秦宦官赵高,本赵国贵族,入秦专权二十馀年。西元前二〇七年,杀秦二世,立子婴为帝。事详《史记·秦始皇本纪》。何焯云:「茅焦谏始皇,在未并六国之前。」 刘项:刘邦、项羽之并称。秦末,刘、项等起兵反秦,后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储贰宾:太子之幕僚。储贰,太子。 「安存孝惠帝,摧悴戚夫人」句:孝惠帝,即太子刘盈,吕后所出。戚夫人,刘邦之宠姬,生赵王如意。刘邦以如意类己,欲废刘盈而立如意。吕后用张良计,召四皓辅佐刘盈,刘邦废立之意遂寝。后吕后鸩杀如意,断戚夫人手足,并去其眼,煇耳,饮以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事详《史记·吕太后本纪》。 虬盘:如虬龙般盘曲其体,比喻人生不得意。虬,传说中之无角龙。 蠖伸:如尺蠖般伸延其体,比喻人生得意之时。 不嗣:没有子嗣。 周:周勃,沛(今江苏省沛县)人。为人质朴敦厚,刘邦以为可成大事,遗言「安刘氏者必勃也」。吕后死,诸吕谋夺朝政,勃以太尉之身份入主北军,诛灭诸吕,还政于刘氏。事详《史记·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绛侯世家》。 陈:陈平,阳武(今河南省原阳东南)人。因刘邦之遗言,于孝惠帝六年(前一八九)为左丞相,吕后元年迁右丞相。吕后死,平与周勃合谋诛诸吕,立文帝。事详《史记·陈丞相世家》。 「皆落子房术」句:《史记·留侯世家》:「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屯:艰难。《说文·屮部》:「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巢由:巢父和许由,皆上古高士,尧让天下于二人,皆不受。
  • 伊吕:伊尹和吕尚(姜子牙)。
  • 氛氲:云雾朦胧的样子,这里形容名声盛大。
  • 黩武: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
  • 孺子:小孩子,这里指张良年轻的时候。
  • :山洞。
  • 鼎镬:古代的酷刑刑具,用来烹煮犯人。
  • 储贰:太子。

翻译

巢父和许由从前逃避世间,尧舜都不能让他们称臣。伊尹和吕尚虽然曾遭困厄疾病,但最终汤和武都能以他们为君。这四位贤人为什么呢,千年之后名声仍然盛大。他们显达或隐晦都有遗迹,但前后的行为好像不太一致。秦代的嬴政暴虐天下,滥用武力使百姓穷困。诸侯作战必定死亡,壮士也会皱眉头。张良年轻时,用铁椎击碎秦始皇的副车。于是让英雄的心意,日夜想着要报复秦国。先生(指四皓)相随离开,不再沾染世间尘埃。像云卷在孤山,如龙潜伏成小鳞。秦王越来越无道,劝谏的人会被处以鼎镬之刑。茅焦脱去衣服进谏,先生却一言不发。赵高杀害秦二世,先生好像没听见。刘邦项羽夺取天下,先生在白云间遨游。天下八年的战争,先生保全自己一身。汉代的大业日益确定,先生的名声也振作起来。不能够去救世济民,适宜当隐士啊。为什么突然间出现,委屈做了太子的宾客。保护了孝惠帝,使戚夫人遭到摧残憔悴。舍弃大的方面去谋划小的地方,像龙盘曲而又像尺蠖伸展。惠帝最终没有后代,吕氏的灾祸是有原因的。虽然怀有安定刘汉志向,但不如周代和陈代。都落入张良的计谋,先生的道义多么不通畅。出处贵在明白清楚,所以我今天有这些话要说。

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对“四皓”进行评议和思考。诗中回顾了巢父、许由等高士的避世,伊尹、吕尚的经历,对比四皓的行为。既肯定了四皓的名声,又对其在历史事件中的表现提出疑问和探讨,如面对秦政暴虐、秦末纷争等不同态度。最后对四皓后来参与汉宫事务的做法表示质疑,认为其行为有矛盾之处,不如张良之谋深远,也对其道义进行了评判。诗歌表达了元稹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入思考,以及他对行为和道义的衡量标准。全诗内容丰富,从历史人物的经历映照出对人生出处和道义的思索。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