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应官舍

· 王建
痴顽终日羡人闲,却喜因官得近山。 斜对寺楼分寂寂,远从溪路借潺潺。 眇身多病唯亲药,空院无钱不要关。 文案把来看未会,虽书一字甚惭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痴顽(chī wán):愚笨顽固。
  • 斜对:斜着相对。
  • 寂寂:形容环境安静。
  • 溪路:溪边的小路。
  • 潺潺:形容水流声。
  • 眇身(miǎo shēn):微小的身体,谦称自己。
  • 亲药:亲自服用药物。
  • 空院:空荡荡的院子。
  • 文案:文书工作。
  • 惭颜:感到羞愧。

翻译

我整日愚笨顽固,羡慕别人的悠闲,却因官职得以亲近山林而感到欢喜。 我的住处斜对着寺楼,四周静悄悄的,远处溪边小路上传来潺潺的水声。 我这微小的身体多病,只能亲自服用药物,空荡荡的院子里没有钱财,也不需要关门。 我看着文书工作,却难以理解,即使只写一个字,也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王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中,“痴顽终日羡人闲”一句,既自嘲又透露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通过“斜对寺楼”、“远从溪路”等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远离尘嚣的氛围。后两句则反映了作者身体的虚弱和生活的清贫,以及对文书工作的无力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自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 5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