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园即事

· 王维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拼音

译文

昨夜雨湿蹬上轻便木屐,春寒料峭穿起破旧棉袍。 挖开畦埂清水分灌田垄,绿柳丛中盛开几树红桃。 草地中间画出棋枰对弈,树林一头升降汲水桔槔。 还拿来那鹿皮面的小几,黄昏后凭倚它隐身蓬蒿。

注释

春园:春天的田园。 即事: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命意·陵阳谓须先命意》:「凡作诗须命终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联,因而成章,如此则意不多属。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怀、即事之类,皆先成诗,而后命题者也。」 宿雨:夜雨,经夜的雨水。隋·江总《诒孔中丞奂》诗:「初晴原野开,宿雨润条枚。」 屐(jī):木头鞋,泛指鞋。 春寒:指春季寒冷的气候。弊袍:即敝袍,破旧棉衣。 畦(qí):田园里分成的小区。 间(jiàn)柳:杨柳丛中。 棋局:棋盘。古代多指围棋棋盘。《急就篇·卷三》:「棋局博戏相易轻。」 桔槔(jié gāo):亦作「桔皋」。井上汲水的工具。在井旁架上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悬、绑石块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器提起。《庄子·天运》:「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 鹿皮几:古人设于座旁之小桌。倦时可以凭倚。鹿皮作成,隐士所用。 日暮:傍晚,天色晚。《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蓬蒿: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庄子·逍遥游》:「(斥鴳)翱翔蓬蒿之间。」

这首诗写田园春天的景色,意境清丽淡远,然而又色彩鲜明,写景如画。全诗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写出隐者的生活,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的特有景象,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赏析

这首诗写春中田园景色,意境清丽淡远,然而又色彩鲜明,写景如画。诗歌流动着自然的美景和诗人安闲恬适的情怀,清新优美。田畦既分,白水流入畦垅之间,从远处望去,清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白光;在翠绿的柳树丛中夹杂着几树火红怒放的桃花。红桃绿柳,桔槔起落,畦开水流,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摆棋对局,凭几蓬蒿,其乐也融融。如画般的景象,似梦般的意境,一切都是那么清幽绮丽,赏心悦目。 此诗颔联「春寒著弊袍,间柳发红桃」写出了诗人眼中春雨微寒,桃红柳绿的春景。这里注意了冷色与暖色的对比映衬,并注意到亮度转换的巧妙处理,每句的意象虽单用一种色调,两句之间又有鲜明的反差,但是这样不同颜色的两组意象的并置投射在人的视觉「荧屏」上所呈现的是「一种互相作用的复合效果」,使意象色彩空间的构型更具张力。 颈联「开畦分白水,林端举桔槔」写出诗人眼里的农人忙碌着在田间劳作(汲水往田里灌溉)的景象。这是人们的劳动生活场面,是真正的田园生活图景。后人对颈联两句评价甚高。这两联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田园风光图,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写出隐者的生活,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的特有景象。但这种渲染之笔,很像一篇高士传,所写的还是理想中的人物。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