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圆魄(pò):指圆月。
- 隐映:隐约映照。
- 天心:天空的中央。
- 片云:孤云,单独的云朵。
- 回野:广阔的原野。
- 鬼魅(mèi):鬼怪。
- 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
翻译
登上楼阁,我欣喜于这个夜晚的晴朗,圆月一出现,思绪便变得清澈。 海面上,月光初浮,仍有些隐约,天空中央的月亮却最为明亮。 孤云飘过,仿佛有神仙从中出现,广阔的原野上应该没有鬼怪的踪影。 我曾在洞庭湖上观赏,那时君山半隐于雾中,水面初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夜的月景,通过“圆魄”、“天心”等词语,展现了月光的明亮与清澈,给人以宁静和喜悦的感受。诗中“片云想有神仙出”一句,运用想象,增添了神秘色彩。结尾回忆洞庭湖上的景色,与眼前的月景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欣赏和怀念。

可朋
五代时僧。眉州丹棱人。少与卢延让为诗友。好饮酒,自号醉髡。家贫无以付酒债,或作诗酬之。欧阳炯比之为孟郊、贾岛。后蜀孟昶广政十九年,炯荐于昶,赐钱十万、帛五十匹。是年夏,炯与同僚纳凉于净众寺,尊俎罗列,寺外耕者于烈日中耘田。可朋作《耘田鼓》诗以进,炯为之撤宴。有诗千余首,编为《玉垒集》,不存。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