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鼎鼐(dǐng nài):古代用于烹饪的器具,比喻国家的政权或重要职位。
- 名士才臣:指有名望的文人和有才能的官员。
- 独一余:独一无二,仅此一人。
- 贤阁:指贤人聚集的地方,这里特指朝廷。
- 御题:皇帝亲自题写的字。
- 龙墨:皇帝用的墨,象征皇权。
- 补衮:指补救朝政的不足,衮是古代帝王的礼服,这里代指朝政。
- 须臾:片刻,形容时间短暂。
翻译
在官职上,像鼎鼐这样的重要职位,古今都极为罕见,只有我这位名士才臣独占鳌头。贤人聚集的朝廷中,皇帝亲自题写的字迹光彩夺目,诏令我回来补救朝政的不足,这一切都将在片刻之间实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官场上的独特地位和才能的自豪。通过“鼎鼐”和“名士才臣独一余”的比喻,诗人强调了自己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后两句则描绘了皇帝对诗人的重视和期待,以及诗人即将承担的重任。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
皎然的其他作品
- 《 奉送袁高使君诏徵赴行在效曹刘体 》 —— [ 唐 ] 皎然
- 《 奉同卢使君幼平游精舍寺 》 —— [ 唐 ] 皎然
- 《 酬邢端公济春日苏台有呈袁州李使君兼书并寄辛阳王三侍御 》 —— [ 唐 ] 皎然
- 《 杂兴六首 》 —— [ 唐 ] 皎然
- 《 同杨使君白蘋洲送陆侍御士佳入朝 》 —— [ 唐 ] 皎然
- 《 陈氏童子草书歌 》 —— [ 唐 ] 皎然
- 《 送韦秀才 》 —— [ 唐 ] 皎然
- 《 奉酬袁使君西楼饯秦山人与昼同赴李侍御招三韵 》 —— [ 唐 ] 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