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怀古
滁城西南多好山,峰峦矗立青云端。
智仙好事择幽胜,构亭乃在山之间。
山回路转六七里,曲涧潺湲弄春水。
酿泉泻出两峰来,亭子翼然平地起。
醉翁襟度非常人,时来开宴罗众宾。
宴酣之乐乐最真,山殽野蔌纷前陈。
醉翁之意不在酒,好水好山渠所有。
胸中豪气吐虹霓,笔下文光射星斗。
一去人间知几年,山光水色尤依然。
废址荒凉春雨里,断碑剥落秋风前。
我来登临无限意,欲谈往事心先醉。
方今四海歌治平,亭构尝怀嗣翁志。
他日重看复故基,眼前突兀增光辉。
会须更秉如椽笔,为写磨崖百尺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滁城:今安徽省滁州市。
- 智仙:人名,可能是一位僧人或道士。
- 潺湲(chán yuán):形容水流声。
- 酿泉:泉水名,此指泉水从两峰间流出。
- 翼然:形容亭子像鸟翼一样展开。
- 山殽(yáo):山中的野味。
- 野蔌(sù):野菜。
- 渠:他,指醉翁。
- 虹霓(hóng ní):彩虹。
- 文光:指文采。
- 剥落:脱落,损坏。
- 治平: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 嗣翁:继承前人的志向。
- 突兀:突然出现,高耸。
- 如椽笔:比喻大笔,指书写或绘画的工具。
- 磨崖:在山崖上磨刻文字或图案。
翻译
滁州城西南方向有许多美丽的山峰,它们高耸入云。智仙喜欢寻找幽静美丽的地方,于是选择在山中建造了一座亭子。沿着山路转了六七里,可以听到曲涧中潺潺的春水声。酿泉从两座山峰间流出来,亭子就像鸟翼一样在平地上展开。醉翁的胸怀非常人所能及,时常在这里设宴招待宾客。宴会中最真实的乐趣,就是山中的野味和野菜纷纷摆上桌。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酒上,而是欣赏这里的好山好水。他的胸中豪气如彩虹般吐露,笔下的文采如同星光般闪耀。自从他离开人间已经很多年,山光水色依旧如故。废弃的亭址在春雨中显得荒凉,断碑在秋风中剥落。我来此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思绪,想要谈论往事却已心醉。如今四海之内都在歌颂社会的安定,我们仍然怀念着醉翁的志向。将来有一天,我们要重建这座亭子,让它再次光辉照人。届时,我将拿起如椽大笔,在山崖上刻下百尺高的碑文。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滁城西南山水的描绘,以及对醉翁亭的怀古之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诗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好水好山渠所有”一句,深刻表达了醉翁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豁达情怀。后文通过对亭子废址的描写,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