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鸟行美黄孝子
嗟孝乌,尾毕逋。结巢向高树,养此黄口雏。一朝雏成毛羽觕,终日返哺鸣呜呜。
海滨有黄生,适与乌性符。堂上有亲垂白颅,此心直欲慕子舆。
晨昏竭孝养,亲心自怡愉。光阴不留亲已殂,白日惨澹天模糊,泪血已竭眼欲枯。
高冢峨峨临海隅,清风足愧枭獍徒。吁嗟黄生孝义俱,至行不但孝乌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孝乌:指乌鸦,传说中乌鸦有反哺之情,故称孝乌。
- 尾毕逋:形容乌鸦尾巴摇摆的样子。
- 黄口雏:指幼鸟,黄口比喻幼小。
- 毛羽觕:羽毛初长,觕(cū)指粗糙。
- 返哺:指乌鸦长大后反哺其母。
- 慕子舆:羡慕子舆(古代孝子)的孝行。
- 怡愉:愉快,心情舒畅。
- 殂:去世。
- 惨澹:凄凉暗淡。
- 枭獍徒:指不孝之人,枭獍(xiāo jìng)是传说中食母的恶鸟和恶兽。
翻译
哎,孝乌啊,尾巴摇摆。在高树上筑巢,养育着黄口的小雏鸟。一旦雏鸟长出粗糙的羽毛,整天反哺其母,鸣叫声呜呜。 海滨有位黄姓青年,恰与乌鸦的性情相符。家中老母白发苍苍,他心怀孝道,羡慕古代孝子子舆。 早晚尽心孝养,母亲心中自然愉悦。时光不等人,母亲已逝,白日凄凉,天空模糊,泪血已干,眼眶欲裂。 高大的坟墓临海而立,清风足以让那些不孝之人感到羞愧。哎,黄生既孝又义,他的至高行为不仅如孝乌一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乌鸦反哺的典故,赞美了黄姓青年的孝行。诗中,“孝乌”与“黄生”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自然界的孝道象征,后者则是人间的孝子典范。诗人通过描绘黄生对母亲的孝养和母亲去世后的悲痛,展现了孝道的伟大和深远影响。结尾的“清风足愧枭獍徒”一句,既是对黄生孝行的肯定,也是对不孝之人的严厉批评,体现了诗人对孝道的高度重视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