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松书屋为佘郎中赋

· 陈琏
不用长镵斲茯苓,藏修有屋近林扃。 因寻往事观前史,闲究微言检六经。 书帙香清芸草盛,砚池光动墨花馨。 致身已到岩廊上,好建勋名纪汗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藏修:指隐居修学。
  • 林扃:林间的小门,指隐居的地方。
  • 微言:深奥的言辞,指经典中的深意。
  • :查阅,研究。
  • 书帙:书套,这里指书籍。
  • 芸草:一种香草,古人常用其来防虫蛀书。
  • 砚池:砚台,用于磨墨的地方。
  • 墨花:墨汁溅出的花纹,这里指墨迹。
  • 岩廊:高大的走廊,比喻高位。
  • 汗青:史书,这里指留名青史。

翻译

不需要用长镵去挖掘茯苓,隐居修学的地方靠近林间小门。 闲暇时探寻往事,阅读前史,研究经典中的深奥言辞。 书香四溢,芸草茂盛,砚台上的墨迹闪烁着光芒,散发着香气。 已经达到了高位,应该建立功勋,留名青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学者的生活状态和追求。诗中,“不用长镵斲茯苓”一句,即表明主人公不追求世俗的物质财富,而是专注于学问的修养。通过“藏修有屋近林扃”和“闲究微言检六经”等句,展现了学者清静的居住环境和深厚的学识。最后两句“致身已到岩廊上,好建勋名纪汗青”,则表达了学者希望在学问上有所成就,留名后世的志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功名的双重追求。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