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

· 郭奎
宿雨潇潇悴客心,高窗连日滞秋阴。 一枝未遂鹪鹩托,四壁应愁蟋蟀吟。 家在淮南青桂老,门临湖水白蘋深。 鲤鱼风熟香粳早,钓艇谁撑近竹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雨:指夜晚下的雨。
  • 潇潇:形容雨声细小而连续。
  • 悴客心:使旅人心生疲惫。
  • :停留,此处指连续不断。
  • 秋阴:秋天的阴云。
  • :实现,满足。
  • 鹪鹩:一种小鸟,此处比喻微小的愿望。
  • 四壁:指房间的四面墙壁,比喻孤独无助。
  • 蟋蟀吟:蟋蟀的叫声,常用来形容秋夜的寂静。
  • 青桂:指家乡的桂树。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此处指湖边的景色。
  • 鲤鱼风:秋风,因秋季是鲤鱼肥美的季节。
  • 香粳:香米,指成熟的稻谷。
  • 钓艇:钓鱼的小船。

翻译

夜晚的雨声细小而连续,使旅人心生疲惫,高窗连日被秋天的阴云所滞留。 一枝树枝未能满足小鸟的栖息,四壁之间应能听到蟋蟀的吟唱。 家乡在淮南,桂树依旧青翠,门前湖水边白蘋丛生。 秋风已至,香米成熟得早,不知是谁撑着钓艇靠近了竹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雨、秋阴、秋夜的景象,表达了旅人思乡的孤寂与疲惫。诗中“宿雨潇潇悴客心”一句,即以雨声引发旅人的愁思,而“高窗连日滞秋阴”则进一步以阴沉的天气加深了这种情绪。后文通过“鹪鹩”与“蟋蟀”的比喻,以及对家乡景物的怀念,展现了旅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结尾的“鲤鱼风熟香粳早,钓艇谁撑近竹林”则带有一丝对家乡丰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郭奎

元明间庐州府巢县人,字子章。元末从余阙治经,阙屡称之。朱元璋起江淮,奎归之,从事幕府。朱文正为大督开府南昌,命奎参其军事。后文正未得封赏,态度失常,得罪太祖,奎连累坐诛。有《望云集》。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