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三首

水气抱柴扉,林阴夜凛冽。 风至如有人,芭蕉一声裂。 暗暗梅花廊,残月如凝雪。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柴扉(chái fēi):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 凛冽(lǐn liè):形容寒冷刺骨。
  • 芭蕉(bā jiāo):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大而宽。
  • 暗暗:形容光线昏暗。
  • 梅花廊:种有梅花的走廊或小径。
  • 残月:即将落下的月亮,或指月亮已不圆。
  • 凝雪:凝固的雪,这里比喻月光洁白如雪。

翻译

水气环绕着简陋的门扉,林中的夜晚寒冷刺骨。 风起时仿佛有人触动,芭蕉叶发出一声裂响。 昏暗的梅花走廊里,残月洒下的光芒如同凝固的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初秋夜晚的静谧与寒冷。通过“水气抱柴扉”和“林阴夜凛冽”,诗人传达了夜晚的湿润与寒冷。风至芭蕉裂的声音,增添了一丝生动与神秘。最后,“暗暗梅花廊,残月如凝雪”则以月光与梅花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袁中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