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图为礼部张尚书赋

· 陈琏
壮哉于菟山之陲,踞视二子心若怡。 金晴夹镜玉爪利,斑斓文采生光辉。 有时一吼山石裂,腥风怒捲红叶飞。 行人辟易百兽遁,自信不敢当雄威。 伊谁妙笔能绘之,生狞猛烈看愈奇。 今时希睹包家画,后世犹传荆国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于菟(yú tú):古代传说中的山林之神,此处指老虎。
  • 山之陲(chuí):山边。
  • 踞视(jù shì):蹲坐而视。
  • 二子:指其他动物或人。
  • 心若怡(yí):心情愉快。
  • 金晴夹镜:形容老虎眼睛明亮如镜。
  • 玉爪利:指老虎爪子锋利如玉。
  • 斑斓文采:色彩斑斓,形容老虎皮毛美丽。
  • 生光辉:发出光辉。
  • 一吼山石裂:形容老虎吼声巨大,足以震撼山石。
  • 腥风怒捲(juǎn):腥风,带有血腥味的风;怒捲,猛烈地卷起。
  • 红叶飞:红叶被风吹起。
  • 行人辟易(pì yì):行人躲避。
  • 百兽遁(dùn):各种野兽逃跑。
  • 当雄威:面对雄壮的威势。
  • 生狞猛烈:形容老虎凶猛。
  • 希睹(xī dǔ):难得一见。
  • 包家画:指古代画家包拯的画作。
  • 荆国诗:指古代诗人荆轲的诗作。

翻译

壮观的山边,一只老虎蹲坐着,心情愉快地看着其他动物或人。它的眼睛明亮如镜,爪子锋利如玉,皮毛色彩斑斓,发出光辉。有时它一声吼叫,山石似乎都要裂开,带着血腥味的风猛烈地卷起红叶。行人纷纷躲避,各种野兽也逃跑,它们自信不敢面对这雄壮的威势。是谁有如此妙笔,能将这凶猛的老虎画得如此生动?如今很难见到包拯的画作,但后世仍然传颂着荆轲的诗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只威猛的老虎,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老虎的雄壮和威严。诗中,“金晴夹镜”、“玉爪利”等词句,巧妙地描绘了老虎的外貌特征,而“一吼山石裂”、“腥风怒捲红叶飞”则生动地表现了老虎的威力和气势。最后,诗人通过对古代画家和诗人的提及,表达了对艺术和文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