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杂诗十二首

· 陈琏
咸阳古秦地,人物誇富强。 勃蹊与谇语,礼义失其防。 粤从炎汉兴,风俗杂五方。 乡里重游侠,侈靡视为常。 阅历千百年,政教渐更张。 矧值圣明世,习俗愈淳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咸阳: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中部,是秦朝的都城。
  • 勃蹊:指行为粗鲁、不守规矩。
  • 谇语:指粗俗的言语。
  • :古汉语中的一个词,相当于“自从”或“从”。
  • 游侠:古代指行侠仗义、好斗的人。
  • 侈靡:奢侈浪费。
  • :何况,更。
  • 圣明世:指政治清明、君主贤明的时代。

翻译

咸阳是古代秦国的土地,这里的人物都以富强著称。人们行为粗鲁、言语粗俗,礼义之防已经失守。自从汉朝兴起,这里的风俗就混杂了五方的特点。乡里重视游侠之风,奢侈浪费被视为常态。经历了千百年,政治和教育逐渐有所改变。何况在这样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习俗变得更加淳朴善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咸阳古地风俗变迁的描述,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演变。诗中,“勃蹊与谇语,礼义失其防”描绘了秦地早期的粗犷风气,而“粤从炎汉兴,风俗杂五方”则展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风俗逐渐融合多元文化。最后,“矧值圣明世,习俗愈淳良”则表达了作者对当代社会风气改善的欣慰之情,体现了对社会进步的肯定和期待。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