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杂诗十二首

· 陈琏
隋文初启祚,经营逞私智。 竭力事浮屠,梵刹遍都市。 李唐踵遗风,崇尚亦非细。 弘兴土木工,创建极华丽。 章敬最知名,妆严乃其次。 于今总丘墟,亦足监兴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启祚(qǐ zuò):开始统治。
  • 经营:这里指治理国家。
  • 逞私智:依靠个人的小聪明。
  • 浮屠:佛教,这里指佛寺。
  • 梵刹(fàn chà):佛寺。
  • 都市:城市。
  • 踵遗风:继承前人的风气。
  • 崇尚:推崇,重视。
  • 非细:不小,指程度深。
  • 弘兴:大力兴建。
  • 土木工:建筑工程。
  • 妆严:装饰华丽。
  • 丘墟:废墟。
  • 监兴废:观察和思考兴衰的原因。

翻译

隋文帝刚开始统治时,他依靠个人的小聪明来治理国家。他竭尽全力地推崇佛教,使得佛寺遍布整个城市。唐朝继承了这种风气,对佛教的重视程度也非常深。他们大力兴建建筑工程,创建的佛寺极为华丽。其中章敬寺最为著名,其他寺庙的装饰华丽程度则次之。然而到了今天,这些寺庙都已成为废墟,这也足以让我们观察和思考兴衰的原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隋唐两代对佛教的推崇和佛寺建设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诗中,“竭力事浮屠,梵刹遍都市”描绘了隋唐时期佛教的盛行和佛寺的普遍,而“弘兴土木工,创建极华丽”则展现了当时建筑艺术的繁荣和华丽。最后,“于今总丘墟,亦足监兴废”则带有历史反思的意味,提醒人们从历史的兴衰中汲取教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对后人的警示。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