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师宫有怀张真人及吴闲闲二首

· 陈琏
昔有闲闲翁,名重霄汉间。 时同太乙子,林下共烧丹。 丹成跨黄鹤,一去不复还。 丰碑刻遗像,癯然辟谷颜。 年深谁复识,剥落莓苔斑。 我来喜瞻睹,不觉兴长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闲闲翁:指吴闲闲,古代道士,此处以其道号称呼。
  • 霄汉:天空极高处,比喻名声极高。
  • 太乙子:指张真人,古代道士,此处以其道号称呼。
  • 烧丹:炼丹,古代道士修炼的一种方式,以求长生不老。
  • 癯然:形容瘦削的样子。
  • 辟谷:道教修炼方法之一,指不食五谷以求长生。
  • 莓苔斑:苔藓的斑点,形容碑文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

翻译

昔日有一位名叫吴闲闲的道士,他的名声高耸入云。 他曾与张真人一同在林中炼丹。 丹药炼成后,他骑着黄鹤飞升,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他的遗像被刻在丰碑上,面容瘦削,显现出辟谷的迹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谁还能认出这碑文上的形象,苔藓的斑点已经模糊了字迹。 我来到这里,欣喜地看到了这一切,不禁感慨万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吴闲闲道士的怀念,展现了古代道士修炼的神秘与超脱。诗中“丹成跨黄鹤,一去不复还”描绘了道士修炼成功后的飞升景象,体现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同时,通过“丰碑刻遗像”和“年深谁复识”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沧桑,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永恒价值的深思。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