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陈秉常:人名,诗中的对象。
- 荆门州:地名,今湖北省荆门市。
- 得手:指得到官职或机会。
- 灯火债:比喻辛勤读书的债务,即读书的辛苦。
- 设心:立志,决心。
- 贤良科:指选拔贤良人才的科举考试。
- 膏火:油灯的火,比喻生活的艰辛。
- 箕山处士:指隐居不仕的士人,箕山是传说中隐士的居住地。
翻译
你得到官职尚未还清那辛勤读书的债务,立志之心与贤良科举考试中的人才无异。 在世间除了生活的艰辛煎熬之外,你又怎能无奈地像箕山的隐士那样呢?
赏析
这首诗是陈献章送别陈秉常赴荆门州任的作品。诗中,“得手未偿灯火债”一句,既表达了陈秉常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的艰辛,也暗示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世间膏火煎熬”与“箕山处士”的生活态度,鼓励陈秉常在官场中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应因生活的艰难而放弃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