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起

五更鸡唱酒初醒,桂影横阶月满庭。 门外砧敲秋露冷,堂前烛吐夜烟青。 林含爽气生灵籁,山接长河见落星。 宦海茫茫无定所,自怜踪迹类飘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ǎo):古同“早”。
  • 五更:古代中国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这里指第五更,即凌晨3点至5点。
  • 桂影:指月影,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
  • 横阶:横在台阶上。
  • (zhēn):捣衣石。
  • 灵籁(lài):自然界的音响。
  • 宦海:比喻官场。
  • 飘萍:比喻行踪无定,像浮萍一样漂泊。

翻译

凌晨五更时分,鸡鸣声响起,我刚从酒意中醒来,月影斜斜地横在台阶上,月光洒满了庭院。门外传来捣衣声,秋露带着寒意,堂前的烛火吐出夜间的青烟。树林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自然界的音响此起彼伏,远处的山脉与长河相连,可以看到落下的星星。在官场中,前途未卜,行踪不定,我自怜自己的命运如同漂泊的浮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醒来的景象,通过“五更鸡唱”、“桂影横阶”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静美。诗中“门外砧敲秋露冷”一句,以声入景,增强了秋晨的寒意。后两句“宦海茫茫无定所,自怜踪迹类飘萍”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与自我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郭谏臣

郭谏臣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袁州司理。严世蕃在家乡分宜贪得无厌,往往假督抚之势强行索取,谏臣不阿不惧以处之。后内迁吏部主事。隆庆初屡陈时政,多所持正。官终江西参政。所作诗婉约清雅,有《郭鲲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