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以诗见赠次韵奉酬

清朝水镜愧虚名,握节重为岭北行。 懒性怕题鹦鹉赋,畏途时听鹧鸪声。 十年予老淹吴会,八斗君才冠邺城。 何日还期开蒋径,花前倒屣一相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朝: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 水镜:比喻明澈如水镜的人。
  • 愧虚名:感到名不副实,有所愧疚。
  • 握节:持节,指担任使节。
  • 岭北:指岭南以北的地区。
  • 懒性:懒散的性格。
  • 鹦鹉赋:指模仿他人的诗文,缺乏原创性。
  • 畏途:艰难的旅途。
  • 鹧鸪声:鹧鸪的叫声,常用来形容旅途的艰辛。
  • 十年予老:我已老去十年。
  • 淹吴会:长期滞留在吴地。
  • 八斗君才:形容对方才华横溢。
  • 冠邺城:在邺城(今河北临漳)中名声显赫。
  • 开蒋径:开辟一条小径,指邀请对方来访。
  • 倒屣:急于迎接,连鞋子都穿反了,形容热情好客。

翻译

在这样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我感到自己的名声并不相符,心存愧疚。现在我再次作为使节前往岭北。我懒散的性格让我不愿去模仿他人的诗文,而在艰难的旅途中,我时常听到鹧鸪的叫声,感到旅途的艰辛。我已经老去十年,长期滞留在吴地。而你,才华横溢,在邺城名声显赫。不知何时我们能相见,我会在花前热情地迎接你,连鞋子都穿反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名声的愧疚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诗中,“清朝水镜愧虚名”一句,既表达了对时代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名不副实的自省。后文通过对旅途艰辛的描绘和对友人才华的称赞,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谦逊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的真挚。

郭谏臣

郭谏臣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袁州司理。严世蕃在家乡分宜贪得无厌,往往假督抚之势强行索取,谏臣不阿不惧以处之。后内迁吏部主事。隆庆初屡陈时政,多所持正。官终江西参政。所作诗婉约清雅,有《郭鲲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