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农山访张道士故庵遗址因望钟山偶赋

· 陈琏
公馀偶到丰亭上,踏破崖前苍藓纹。 雨过草香衣染翠,日晴芝暖石生云。 道人已去坛空在,词客重来路莫分。 瞻望皇都才咫尺,钟山佳气自氤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公馀:公事之余。
  • 丰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苍藓纹:青苔的纹路。
  • 衣染翠:衣服被青草的绿色所染。
  • 芝暖石生云:阳光照耀下,石头上的灵芝显得温暖,仿佛有云雾升起。
  • 道人:指张道士。
  • 坛空在:道士修炼的坛台空空如也,人已不在。
  • 词客:诗人自指。
  • 路莫分:道路难以辨认。
  • 皇都:指明朝的都城南京。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钟山:山名,位于南京市。
  • 氤氲:形容烟雾或云气缭绕的样子。

翻译

公事之余偶然来到丰亭之上,踏破了崖前青苔的纹路。 雨过之后,草香四溢,衣服被青草的绿色所染;阳光晴好,石头上的灵芝显得温暖,仿佛有云雾升起。 道士已经离去,修炼的坛台空空如也,我这个诗人重游此地,却难以辨认道路。 远望皇都南京近在咫尺,钟山上佳气缭绕,自然美景令人陶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公余之时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踏破崖前苍藓纹”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后文通过对雨后草香、日暖芝石的细腻描绘,进一步以自然景色的美好来映衬诗人的心境。结尾处,诗人远望皇都和钟山,表达了对都城繁华和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