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七年春二月九日上巡狩北京越三日至滁阳予率官吏父老郊迎二首
圣主时巡稽古礼,千官扈从出銮坡。
祥云拥驾青鸾引,御宝随车白象驮。
四海清宁歌治化,万方丰稔庆时和。
小臣何幸逢嘉会,此日思沾雨露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巡狩(xún shòu):古代帝王巡视各地,以示威仪和治理。
- 扈从(hù cóng):随从,侍从。
- 銮坡(luán pō):指帝王的车驾。
- 祥云(xiáng yún):吉祥的云彩,常用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 青鸾(qīng luán):神话中的神鸟,常作为吉祥的象征。
- 御宝(yù bǎo):帝王的宝物,这里可能指帝王的印章或其他象征物。
- 白象(bái xiàng):白色的象,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 治化(zhì huà):治理和教化。
- 丰稔(fēng rěn):丰收,指农作物丰收。
- 时和(shí hé):时世和谐,社会安定。
- 嘉会(jiā huì):美好的聚会。
- 雨露(yǔ lù):比喻帝王的恩泽。
翻译
明永乐七年春二月九日,皇帝依照古礼巡视各地,众多官员随从出宫。祥云环绕着皇帝的车驾,青鸾在前引路,帝王的宝物由白象驮着随行。四海之内清平安宁,人们歌颂皇帝的治理和教化,万国丰收庆祝时世的和谐。我何其幸运能逢此盛会,今日深感皇帝的恩泽如雨露般滋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永乐皇帝巡视各地的盛况,通过祥云、青鸾、白象等意象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吉祥。诗中表达了对皇帝治理和教化的赞美,以及对丰收和时世和谐的庆祝。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能参与此盛会的荣幸和对皇帝恩泽的感激。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皇权的尊崇和对国家繁荣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