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石

闻说参经座,三生性不顽。 何人当柱笏,翻拟对西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经座:指参与佛经的讲解或学习。
  • 三生:佛教用语,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生命。
  • 柱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笏板,这里比喻为官员或士人。
  • 西山:指西边的山,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也可能泛指西边的山景。

翻译

听说参与佛经的学习,三世的生命都不会顽固不化。 有谁能够像官员持笏那样,反而想要面对西山的景色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参经座”与“柱笏”“西山”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与世俗生活的不同态度。诗中“三生性不顽”暗示了佛法的深远影响和改变人性的力量,而“何人当柱笏,翻拟对西山”则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功名的淡漠。整体上,诗歌简洁而富有哲理,反映了明代士人对于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之间平衡的思考。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