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东南六十县,乃在岭海间。 斯民日疲困,盗贼纷相抟。 仁义久不施,别离愁我颜。 竿头百尺丝,可以系东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岭海: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 (tuán):聚集,这里指盗贼聚集作乱。
  • 竿头百尺丝:比喻长远的计划或策略。
  • 东山:比喻隐居或退隐的地方。

翻译

东南六十县,位于岭南的海洋之间。这里的百姓日益疲困,盗贼纷纷聚集作乱。仁义长久未被施行,离愁别绪让我面容憔悴。我有着长远的计划,足以稳定这动荡的东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东南地区的社会状况,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和盗贼横行的深切忧虑。诗中“仁义久不施”一句,直指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和治理不力。末句以“竿头百尺丝,可以系东山”作结,展现了作者虽处困境,但仍怀抱希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稳定局势,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和远见卓识。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