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天兴车尘渍衣数寸过漳市购得六朝唐人诗词夜半读之

闽山十日总无奇,偶破尘情赖有诗。 每爱谢陶能作我,独推李杜不相师。 风云句老成残蜕,花月题删减旧痴。 韵语今宵休读尽,几多无字道旁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渍衣:弄脏衣服。
  • 破尘情:打破尘世的情感束缚。
  • 谢陶:指谢灵运和陶渊明,两位著名的古代诗人。
  • 李杜:指李白和杜甫,两位伟大的唐代诗人。
  • 风云句老:指描写风云变幻的诗句显得陈旧。
  • 花月题删:指关于花月的诗题删减了旧时的痴情。
  • 韵语:有韵律的诗句。
  • 无字道旁碑:比喻那些未被记载的、默默无闻的美好诗句。

翻译

在福建山中游玩十天,总觉得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偶然间通过写诗来打破尘世的情感束缚。我常常喜爱谢灵运和陶渊明的诗,因为他们能够表达出我内心的感受,而我虽然推崇李白和杜甫,却并不模仿他们。那些描写风云变幻的诗句显得陈旧,而关于花月的诗题则删减了旧时的痴情。今晚不要把有韵律的诗句都读完,因为还有许多未被记载的、默默无闻的美好诗句,就像路旁的石碑一样,虽然没有文字,却蕴含着深意。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前人诗作的独特见解。诗人通过对比谢灵运、陶渊明与李白、杜甫的诗风,展现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未被记载的美好诗句的珍视,认为它们就像无字的道旁碑一样,虽然默默无闻,却蕴含着深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郭辅畿

郭辅畿,原名京芳,字咨曙。大埔人。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有《洗砚堂文集》、《秋驾草》、《楚音集》、《菱青集》、《金樯集》、《闺怨诗百首》、《饮兰纪呓》等。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卷一九有传。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