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简答罗一峰殿元

台城一挥袂,忽忽星周五。 路永消息断,年深别离苦。 思君发为白,始白数茎许。 今晨对书尺,白者不可数。 先生天下士,讵肯顾衡宇。 怅望曹溪约,独与光也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台城:古代城池的一种,这里可能指具体的某个城池。
  • 挥袂:挥动衣袖,表示告别。
  •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星周:指一周天,即一年。
  • 路永:路途遥远。
  • 消息断:音信断绝。
  • 年深:时间久远。
  • 别离苦:离别的痛苦。
  • 发为白:头发变白。
  • 茎许:几根。
  • 书尺:书信。
  • 讵肯:岂肯。
  • 衡宇:简陋的房屋,这里指普通的生活环境。
  • 怅望:惆怅地望着。
  • 曹溪约:曹溪,地名,约指约定。
  • 光也语:光,人名,也语指交谈。

翻译

在台城挥手告别,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五年。路途遥远,音信断绝,长时间的别离让人感到痛苦。思念你,我的头发开始变白,起初只是几根白发。今天早晨收到你的书信,白发已经数不清了。先生你是天下闻名的人士,岂肯屈尊来到我这简陋的居所。我惆怅地望着与曹溪的约定,独自与光交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别离的痛苦。诗中通过“挥袂”、“星周”、“路永”、“年深”等词语,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阻隔,增强了别离的苦楚。后半部分通过对“发为白”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衰老的情感。结尾的“怅望曹溪约,独与光也语”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无法相见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